古名家书法作品欣赏,古名家书法作品欣赏图片

gkctvgttk 2024-06-27 59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名家书法作品欣赏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名家书法作品欣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古代隶书名家排名前十名?
  2. 康有为的书法好在哪里?如何欣赏?

古代隶书名家排名前十名?

1、史惟则

史惟则(生卒年不详),唐朝著名书法家,官至殿中侍御史,人称史侍御。

古名家书法作品欣赏,古名家书法作品欣赏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籀、篆、八分,如王公大人,进退有度,与韩择木、蔡有邻、李潮四人称唐世分隶名家。宋陈思《书小史》称其隶书“迫近钟书,发笔方广,字形俊美亦为时重。又善篆籀、飞白”。

传世的书迹有《大智禅师碑》等。 《墨池编》、《书史会要》、《集古录》。

2、伊秉绶

古名家书法作品欣赏,古名家书法作品欣赏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伊秉绶(1754-1815),字祖似,号墨卿,晚号默庵,清代书法家,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人,故人又称“伊汀州”。乾隆四十四年举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后擢员外郎。

伊秉绶喜绘画、治印,亦有诗集传世。工书,尤精篆隶,精秀古媚。其书超绝古格,使清季书法,放一异彩。隶书尤放纵飘逸,自成高古博大气象,与邓石如并称大家。

康有为的书法好在哪里?如何欣赏?

康有为的书法好在哪里?如何欣赏?

古名家书法作品欣赏,古名家书法作品欣赏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康有为清末书法家,学问广博,著书立说,戊戌佐帝维新变法,败退而亡命海外。成为保皇党首领。

从十一岁,暇辄弄笔,从“乐毅论”及欧赵书到了成年,流观诸帖,迷上苏、米之中。

尔后久居京城,多游厂肆,购买碑版,于是遍览秦汉南北朝各种碑。

从此翻然与帖学分道扬镳。下笔开始远离俗书。

自己称之为“吾眼有神,吴腕有鬼。”终于能够跻身于古碑作者之堂。

著作有“广艺舟双楫”。基本思想崇尚碑学,反帖学,而称之为俗。

创作,很难令人欣赏,劲如拧紧的绳子,实际康有为的曾经沉迷于唐宋书墨,并且写的非常法臻规,书洒落,若文不博翰,否则不会被翁同龢介绍到朝廷皇帝身边。

清末碑学兴盛,关键是碑版在京城逐渐发觉与增多,康有开始转入碑学研究,且有竭力推崇,自己的书墨回归碑体。

把自己的唐宋行书糅尽了碑味,出现了现在的康有为独特的书墨风格

清代的书法,早期崇尚帖学,受帝王影响,赵孟、董其昌书风大盛,时至晚清,文人学士多开始致力于金石考据,尤其是在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等人的倡导下,形成了尊碑抑帖之势,碑派书法大兴,一改此前风靡的柔媚书风,转而向雄强刚健之风发展,那么康有为的书法到底好在哪里呢?

康有为的书法具有篆隶笔意。

稍微简单了解一下康有为(1858—1927)字广夏,号长素,清末政治家、思想家、学者,康有为在书法艺术方面贡献卓著,他提倡碑学,呼吁书法创新,说到书法创新,人们对康有为又持有不同意见了,晚清是一个文化出现剧变的时期自然书法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或许康有为也在学习欧阳修,认为“书法不能专仿古人”,

我们都知道,晋代尚韵、唐代尚法、宋代尚意、明代尚态,清代乾隆以前为“帖学期”,乾隆以后为“碑学期”,即便如此清代书法还是有模有样的,直至到了清末,康有为呼吁书法创新开始,几千年的书法就开始走偏了,确切的说,康有为将碑与帖融为一体,你说这是创新,又像是在复古,你说是在复古,可又“碑贴一体”,

所以从康有为自身的书法观念来理解分析,可以稍微得知,康有为的书法是带碑学中的篆隶笔意的,只是他自己不承认自己的书法是在复古而已,他的所谓书法创新让人难以理解,其书法看似起笔***,行笔重按,收笔老辣,转折处皆圆转直下,长撇大捺,气势开展奇宕,

但有人认为他的字带有虚张声势的“霸悍”之气,线条没有质感,像一条翻滚的烂草绳,当然了,委婉的说是具有篆隶笔意的,并非一无是处,开篇就提到了,晚清书法是“尊碑抑帖”之势,这样又可以理解,康有为的书法创新还是围绕古人的碑学与贴学基础上,传统文化底蕴还是保留住了,不像当代书法创新的“出阁”了,毫无笔法章法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名家书作品欣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名家书法作品欣赏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rtongyifu.com/post/38512.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