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孙字篆刻名家书法作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孙字篆刻名家书法作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颜真卿的后代有谁?
颜之江,名景伟,字之山,号书仙,五松居主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三十六代孙,江苏扬州宝应人,1941年生。称闲云野鹤、广陵游侠,扬州新八怪之一。向林散之、刘海粟、齐白石、李苦禅等诸多大师学习书画、篆刻、潜。探研颜、柳、欧、赵、二王等百家碑帖。作品多次在国内外书法大赛中获奖,曾在《人民日报》《中华英才》等一百多家报刊发
归姓历史名人?
归有光
归有光(1507年1月6日-1571年2月7日),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汉族,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昆山)宣化里人。明朝中期散文家、官员。 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故被称为“归太仆”。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 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又与胡友信齐名,世称“归、胡”。著有《震川先生集》、《三吴水利录》等。
归有光、归昌世、归庄。
归有光,他是明中叶文学成就较高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继承了司马迁和唐宋八大家散文的优秀传统,结构精巧曲折,语言言简意赅,真切感人,《项脊轩志》是他的名篇。有《震川先生集》。
归昌世,归有光之孙。工古文诗词,善草书,工于篆刻。擅画山水画,气势苍浑,笔法峻奇,一洗明代中叶粗糙气息。与李流芳、王志坚合称“三才子”。著有自订诗十卷,杂文百篇。
归庄,清初文学家,归有光曾孙。明末复社成员,曾参加过昆山抗清斗争。善书画,能诗文。其文集名为《万古愁》。
归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源自黄帝之后。相传黄帝曾被封于归藏国,即天子位后,有一支子孙留在此国,遂以“归藏”国名为姓,后去掉“藏”字,成单字姓归。二源自是春秋时胡子国。胡子国国姓就是归姓,后来被楚国所灭,一些国人仍以国姓为姓,称归氏。
归崇敬,唐时苏州吴人,官至工部尚书。
归崇敬,字正礼,苏州吴人。治礼家学,多识容典,擢明经。遭父丧,孝闻乡里。调国子直讲。天宝中,举博通坟典科,对策第一,迁四门博士。
是存在的。
因为在中国古代,女性嫁入豪门后会随夫姓,但也有少数情况下,女性可回归自己原本的姓氏。
比如唐朝贞观年间,因为皇帝李世民的孙女李嫔嫁给了狄仁杰,狄仁杰病故后李嫔就回到了她的原本姓氏“杜”,成为了杜夫人。
此外,像明代开国功臣吕震的母亲吕太夫人,在丈夫去世后也回归了原姓“秦”。
这些历史名人的归姓,反映了古代婚姻制度的某些方面。
吴昌硕82岁是公元几年?
吴昌硕82岁是公元1925年。吴昌硕,是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8月1日生于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1925年乙丑82岁在上海延王个砥课其孙吴长邺;王个簃、沙孟海由王贤引荐列入门下。1927年丁卯溘然长逝;终年84岁。
民国书坛中的于右任,他的书法怎么样?
于右任书法之所以被书法界公认是好书法,主要在于于右任的书法有两个特点:
一是笔力雄健,笔法丰富;
二是骨干平正,稳中求险。
他最初学书从赵孟頫入手,写得熟而肥,后专攻北碑。北朝碑刻书法多用棱角森挺的方笔,六朝写经墨迹中多见圆笔与隶法。于右任早期书法多用方笔,稍后渐用圆笔,再后来随着结体上的放逸纵恣,在用笔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改变。
这位老者还有有很强的书法理论基础的,但是在有些观点上过于偏激。
书法需要技法,但是高境界的书法作品会将这些有形的技法无形化,正所谓大道无形,于老的书法看着东倒西歪,但是流自然,看着非常的舒服,我能感受到美,但是以我目前的水平还不能具体说出到底为什么美。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孙字篆刻名家书法作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孙字篆刻名家书法作品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rtongyifu.com/post/48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