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语名家书法作品大全欣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汉语名家书法作品大全欣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好看的书法短句?
如果是柳公权式的如骨一般刚猛有力,气势雄强——结体遒劲,字字严谨,一丝不苟。瘦劲有力,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超尘脱俗。横之长者瘦挺舒展,横之短者粗壮有力。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办公室适合挂什么字画,优秀四字书法内容都在这?
鲁迅说“四字成语多是现世相的神髓,随手拈掇,自然使文字分外精神。
”而以四字成语为内容的中国书法,是抽象的线条艺术,线条是书法的基础、灵魂,古往今来多少书法家穷尽一生追求,为之如痴如醉,所以好的书法如美人,引入着迷。四字成语是中华文化的高度浓缩,它四字成章、言简意赅、百代甄选、古今同用,全面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智慧和核心价值观,折射出历史的千姿百态。它以语言为承载,方寸之间传达着丰富的含义,是汉语词汇中的璀璨明珠,它具有深刻的历史性、知识性和艺术性。四字成语书法深受古今书法家独宠,四字成语书法悬挂于厅堂居室、办公场所,大气端庄,不仅能起到装饰的作用,还可以愉悦身心,有着很好的鼓舞人心、立志之意。想自学古代文学,古汉语有哪些书推荐?有哪些古代名篇需要学习?
推荐几本书(3本侧重散文,3本韵文):
1.《文言文阅读初阶》(上下册)。李玲璞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初版,1991年再版,我自学过这本教材,很好。李玲璞教授还和郭锡良教授合著过自考教材《古代汉语》(语文出版社1992年初版、2000年再版)。
2.《古代汉语》。郭锡良等编著,自考教材,北京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都出过。
3.《古文观止》。这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该书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中华书局等出版社出有译注,便于今人学习。
4.《文心雕龙》。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勰著,古代文论经典著作。著名的文艺美学论点“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就是出自《文心雕龙·知音》 ,解释:掌握很多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很多柄剑之后才懂得如何识别剑器。
5.《唐诗三百首》。清朝人蘅塘退士编,收录了李世民、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77的人诗作313首。
6.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是古代“蒙学”教材,用韵文编写,方便学生记诵,现代人用它入古代汉语的门也挺方便的。
还有有2个文学作品选本推荐。第一部古代名篇文选,名叫《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主编:方志范),是全国高教自考委员会中文专业指定自考教材。
第二部是知名度很高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2002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复旦大学中文系已故学者朱东润主编,内容分上、中、下三编,散文、诗词、诸宫调、***、戏曲等各种文体都有收录。是普通高校统编教材。收有《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游褒禅山记》(作者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等经典名篇。
希望以下建议能够帮助到你。
古代汉语建议还是看王力的。重点篇目先看一二册全部,三四册有时间再选择性看。
古代文学主要是文学类书,看你是喜欢***还是诗词或者戏剧,唐宋诗词、明清***、元杂剧之类。
《古代汉语》,我学过王力的、郭锡良的,但我认为南京大学高小方的《古代汉语》最好。如果再配合高先生的讲课视屏,那效果会很好。《古代文学作品选》,北大袁行霈的、复旦大学陈引弛的都不错。
要真正学好古文,还得读白文版的,开始时可选容易读的,如《聊斋志异》《史记》等。然后得读没有标点符号的,学会断句。点读一两本书,如《左传》,古文大致可以了。
读钱钟书的《管錐编》,读它提到的文章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你会感知什么叫渊博睿智。
钱钟书先生的著作用典雅的文言文写成,且有趣好玩是它的特色。
首先跟你说明,我的年龄偏大,认识可能陈旧滞后,这是其一,其二,自学过古汉语和古典文学,但真没怎么学好。我想,我的建议,同年轻的、有过专业学习的人的建议肯定不同,但我想,我的自学路子也许是对的,对你也许会是有益,所以我才要把它写给你。如果要学习古代汉语和古典文学,请分步学习:
第1步,先学习古代汉语。,
书目:《古代汉语》(王力)
《汉语大词典》(商务)
《古代散文选》(人教)
《中华活页文选〉
(中华书局)
《古汉语语法》
《古汉语虚词词典》
要学古文章,须先学古文字,古文的词语,及表达方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语名家书法作品大全欣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语名家书法作品大全欣赏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rtongyifu.com/post/49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