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家书法中华书局,中国历代名家书法书籍

gkctvgttk 2024-08-29 49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代名家书法中华书局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历代名家书法中华书局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锦章书局出版,真草隶篆4体《千字文》和《百家姓》,落款是王義之,这是怎么回事?
  2. 湖南省衡阳市出过哪些名人?衡阳市衡山县出过名人没有?
  3. 有哪些关于书法起源的资料?
  4. 有哪些专门讲金文,甲骨文,大篆之类的专业知识的书?

锦章书局出版,真草隶篆4体《千字文》和《百家姓》,落款是王義之,这是怎么回事?

锦章书局出版真草篆隶四体,《千字文》《百家姓》落款是王羲之,这是怎么回事?

猜测,一定是集字,以王羲之的字而集,因此书局以王羲之名字落款。证明真草篆隶有王羲之集字。或部分是王羲之字。

历代名家书法中华书局,中国历代名家书法书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而今出版局,也走市场经济,销售为主,同时王羲之的书法,大家都喜欢,并且王羲之的书法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

因此是绝好的广告,王羲之的篆隶没有见到过,也没有留下片纸。而唐代集字,才有留下了其行书与今草书,真书《黄庭经》。

断定是以讹传讹。不真实。都是后人为之。当然学书法,只要是字帖有优秀之处。就可以临而汲取。

历代名家书法中华书局,中国历代名家书法书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湖南省衡阳市出过哪些名人?衡阳市衡山县出过名人没有?

我是衡阳汉,我爱祝融峰。三水会南岳,双桥落彩虹。航班又高铁,旅游四面通。雁峰烟雨起,衡阳八景中。衡阳名人众,个个不相同。在此聊一叙,让友增见闻。

衡阳是历史名城,自隋朝置衡州以来,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为湘南重镇,名人辈出之地。

蔡伦(?至121),衡阳耒阳人,东汉宦官,“四***明”之一纸的发明者,被誉为“纸神”。为中华文化传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历代名家书法中华书局,中国历代名家书法书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蒋琬,衡阳人,三国时期诸葛亮的接班人。

罗含,耒阳人,东晋文学家。

聂缉槼(1855至1911),衡山人,曾国藩最小的女婿,洋务运动的得力干将。

王夫之(1619至1692),衡阳人,明末清初唯物主义思想家,抗清志士。

彭玉麟(1816至1890),衡阳人,字雪琴,谥“刚直”。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湘军首领,曾官兵部尚书等,著名的军事家,文学家,画家。被誉为“中国海军之父”。一生画梅十万余副,诗文俱佳。

夏明翰(1900至1928),衡阳人,革命烈士。

罗荣桓(1902至1963),衡阳祁东人,十大元帅之一。

有哪些关于书法起源的资料?

书法起源,源自文字发明使用之后,先是有了文字的大量书写,之后在一般书写的基础上要求字体规范,书写快,字形还要美观,因此,古人总结了文字书写中的规律及工具、技巧等方面的经验,逐步演变、形成了各种书法体,使得书法由最初的记录信息上升到写字艺术。这种写字的艺术叫书法。有一本书叫做《诗书画印诠说》,其中就有文字和书法起源的介绍,可以参考。

首先要弄清文字的起源,文字起源于三千多年前商代甲骨文。之前只发现了简单的符号和图案

书法的起源要符合五个条件,不能和文字起源混为一谈。

书法起源于东汉末年,因为:

一、纸张发明并普及使用。

二、字体完善,篆、隶、草、行、楷均有。

三、理论产生,相传《笔势论》等文章产生。

四、脱离实用,文献记载曹操将梁鹄书法“悬帐中”欣赏

五、最重要一点,是毛笔笔法升华,使汉字成为世界上惟一的反映天道人格的高雅艺术。

有文字即有书法。这里文字的起源和书法的起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关于书法的起源,从字体上分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这一类属于古文字范围。今文字,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楷书又分为唐楷,魏楷两类。那些最早或较早出现的具有代表性字体,都算是书法的源头。

甲骨文书法较好的有《甲骨文字典》徐中舒主编。既当字典看,又是一个甲骨文书法的好资料,收字多,重文也列出,摹写精到,艺术性高,同类字后面有归纳比较,查阅方便。是同类工具书中的翘楚。如一时找不到,可以买一些甲骨文金文入门的小资料,如《甲骨文小字典》,优点是字多而大,重文也列出不少。缺点是摹写不精,有失本真。只有楷体对照,无分析解说,不易记住字形。有一本《字源》作者约斋,分析周详,对认识和书写甲骨文金文极有好处。只是如今不好买到。

学习金文的最好参考书是《金文字典》或中华书局出版,容庚编写的《金文编》。字多而大,重文多,异趣多,各种风格面貌的金文字体,都収罗入编,又经多次扩编,可谓是费尽心血之作。其次单行本的金文作品也较容易买到,如《毛公鼎铭文》《大盂鼎》《墙盘》或其它金文短篇合编本,都可以参考。

篆书法主要就是《石鼓文》可以照原文影印本和吴昌硕临写本对照临摹

小篆主要是秦刻石,秦《泰山石刻》最好,是秦篆的典范。《峄山碑》是重刻,杜甫说“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当参考是可以的。秦始皇帝二世,诏板权量文字,率真劲键,大小自然,是秦小篆的别種。不过字数较少,学者可举一反三。

小篆重要参考书是许著《说文解字》。清代如杨沂孙写有《说文部首》,近人王福庵等人写的也较标准,都可以拿来学习。


有哪些专门讲金文,甲骨文,大篆之类的专业知识的书?

书可以上淘宝搜一搜,找靠谱的出版社。

我个人倒是强烈推荐一个“得到”课程――老蒲识字,将汉字的演变过程讲得挺有意思,您可以试听一下。

这个课程可以帮助我们――

1、每期一个汉字,这个汉字是怎样从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发展演变过来的;

2、汉字的演变对应了怎样的历史演变;

3、必须有故事,有人物他们和汉字息息相关;

4、要落地,这个汉字的演变历史和今天的现实有什么联系;

5、有启发,了解了这个汉字,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帮助。

《老浦识字》使用手册:

1、帮助你打通今天的知识和中国文化源流的通道;

首先是字編類的,老的張海波的《甲骨文編》、容庚《金文編》、徐中舒《漢語古文字字形表》、四川辭書出版的《秦漢魏晉篆隸字形表》等,新的有劉釗的《新甲骨文編》、董蓮池編的《新金文編》,有條件的話也可以看《甲骨文合集》,《殷周金文集成》,如果只是看字形,書法臨摹的話以上字編類都是最基本的幾套書


如果想對古文字進行研究,那麼就需要參考其他幾套書了,甲骨文方面,《甲骨文字詁林》、《甲骨文字詁林補編》、李孝定的《甲骨文字集釋》、于省吾的《甲骨文字釋林》、陳夢家的《殷墟卜辭綜述》、郭沫若的《殷契萃編》等都是甲骨學研究的重要著作,還有李學勤的《古文字學初階》等。另外王國維、董作賓、楊樹達的著作都可以讀一些。

金文方面有《金文詁林》,《金文文獻集成》、《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唐蘭的《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等可作參考,商承祚的《說文之中的古文攷》也有不少是出自金文

另外讀以上的書有一類書你躲不過去,那就是小學類,也就是《說文解字》爲代表的文字學書籍,大徐《說文解字》,小徐《說文解字繫傳》,段玉裁《說文解字註》等,其他說文相關的書太多了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以上是甲金文專業入門的一些書籍,僅供參考

题主所说的「金文、甲骨文、大篆」的专业知识,也就是所谓的「古文字学」,我个人也是纯粹出于爱好和喜欢,也算稍微懂一点,我只说一下我的经验,仅供参考。

任何一门叫做「XX学」的知识,都有前人不断研究、总结出来的理论框架,我们必须「站在巨人肩膀」的攀登,不要以为你能聪明过整个学术共同体,这是一些民科妄人犯的最根本性错误。

所以,最靠谱的参考书其实就是大学的教科书。

首先,你要掌握文字学的理论框架,汉字类型的划分,汉字是如何演变,有哪些基本原理等等。

这我推荐裘锡圭[_a***_]的《文字学概要》,这本书是目前大学教材中使用最多的一本书,豆瓣评分9.4.

专讲甲骨文的有《甲骨文字典》徐中舒主编。编写者为国内著名大学教授,专家学者。书写规范精美,字数齐全,查阅方便,每个部首按《说文》排列,最后,把涉及到相同字附的甲骨文列出,是个创见。其编攥经过是把当时见到的甲骨文汇总在一起,精心研究,反复考证,呕心沥血,最后定稿而成,集众人智慧为一体的研究成果。它把能够认识的每一个字,经爬罗剔抉,从形音义,做了解释。对于学者是个很大的帮助,既是入门书,又是钻研提高的好书。

这本字典由于成书在九十年代后期,美中不足的是,个别字没有收入进去,个别字解释有失误。语言有的晦涩难懂,需要有一定基础阅读才好。

近些年还有个人编写者,也不乏精深见解,多囿于一己之见,可当参考,学之既久,自当分辨。如《新编甲骨文字典》(刘兴隆)《甲骨文说文解字》(阳生编)。其它甲骨文入门的普及读物亦不难买到。

金文最好的是《金文编》(容庚编)收集资料齐全,有的重文多达一百多个,摹写精美。有小篆和楷书对照,并注明每个字的出处。它的不足是①无字形来源解释,叫人不易理解字形。如果有一定古文字基础者,使用最好。②少数金文混而未分,属于误解。如把金文里的“頮”见于《散氏盘》《颂鼎》等,与“眉”混为一字,其实眉是一个借音通***字,白璧微瑕。③近年新出土金文无法补录,这是客观原因造成的。

大篆从古文字角度讲,有六国古文,有《石鼓文》,《楚简帛书》和《侯马盟书》,也有《说文古文》等。学者结合古代汉语字典,在掌握六书原则基础上定会登堂入室。

学在专精,贵在有恒,坚持不懈,定会成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代名家书法中华书局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代名家书法中华书局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rtongyifu.com/post/52625.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