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朱耷历代名家书法经典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朱耷历代名家书法经典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和朱耷齐名的画家?
和朱耷齐名的画家有董其昌。
董其昌是明朝后期有名的书画家,也是我国古代十大书法家之一,他不仅擅长书法,而且对绘画更是十分精通,擅长画山水,他的画一直以古朴典雅著称,最有名的作品有《岩居图》、《秋兴八景图》等。
朱耷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画家,他擅长书法和诗文,也非常擅长绘画,他的画作多以花鸟以及山水写意等题材为主,风格雄奇隽永,他的代表作品有《水木清华图》、《荷花水鸟图》等。
和朱耷齐名的画家恽南田: (1633年—1690年),即恽寿平,原名格,字寿平,后以字行,改字正叔,号南田,别号云溪外史,晚居城东,号东园草衣,后迁居白云渡,号白云外史。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书画家,开创了没骨花卉画的独特画风,是常州画派的开山祖师。对明末清初的花卉画有“起衰之功”,被尊为“写生正派”,影响波及大江南北,史载:“近日无论江南江北,莫不家家南田,户户正叔,遂有‘常州派'之目”
强大的八大山人指的是谁?
朱耷(1626-1705),八大山人是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写意画艺术大师。生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 1705年),姓朱名耷,是明太祖朱元津第十六子朱权的九世孙。他从小聪慧异常。又受过良好的艺术熏陶,八岁能作诗,十一岁能画青绿山水,并能悬腕写米体小楷,并进官学为诸生。
八人山人十几岁那年,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国破家亡给他以沉重打击。当时清王朝对明朝宗室***取高压政策,迫使八大山人在二十三岁那年去奉新县耕香院正式削发为僧,'栖隐奉新山,一切尘事冥'。在这个寺庙里,八大山人渡过了一段漫长的参禅悟道、晨钟暮鼓的时光。清康熙初年,八大山人离开奉新,来到青云谱道院隐居,躬耕悟道,创作书画。六十二岁时,他把道院交给其徒弟主持,自己离开青云谱,在南昌抚河桥附近修筑'寝歌草堂'。进行晚期的艺术创作,渡过了八十岁。康熙四十四年初冬,病逝于'寝歌草堂'。这位东方的艺术巨星陨落了,但他永恒的艺术却长留人间。
八大山人初为僧,后为道,继而还俗,'八大山人'四字连草起来,形似'哭之'、'笑之',表示他对清王朝的不满和对故国的怀念。
“八大山人”一般指的是朱耷,朱耷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17个儿子朱权的后代(九世孙),他擅长书画,以画花鸟山水为主,形象夸张奇特,寓意深沉悠远,意味深长。朱耷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画家,堪称中国画的宗师级人物。
八大山人是朱耷晚年给自己起的雅号。“八大”二字是他的名字朱耷二字去掉“牛耳”。作为明室后裔的朱耷,取号八大山人的真正含义,是暗喻他一生痛心疾首、耿耿于怀的一件恨事——朱明***的被人夺去!
八大山人”指的是朱耷。朱耷,原名朱统,字刃庵,号八大山人、雪个、个山、人屋、道朗等,出家时释名传綮,汉族,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
朱耷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擅书画,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
朱耷,清初画坛“四僧”之一,谱名朱统?,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子。宁王改封南昌后,历代子孙世居南昌等地,共分八支,八大山人是弋阳王七世孙。其祖父朱多炡是一位诗人兼画家,山水画风多宗法二米,颇有名气。
朱耷六十岁时开始用“八大山人”署名题诗作画,他在署款时,常把“八大山人”四字连缀起来,仿佛象“哭之”、“笑之”字样,以寄托他哭笑皆非的痛苦心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朱耷历代名家书法经典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朱耷历代名家书法经典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rtongyifu.com/post/56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