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南蛮书画作品欣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南蛮书画作品欣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诸葛亮真的是大才吗?为什么不投靠曹操?
公元193年,汉献帝初平四年,这一年曹操38岁(155~220年),刘备32岁(161~223年),诸葛亮(181~234年)12岁。
此时,曹操平黄巾之乱,获百万降卒,收其精锐,得兵30万,在众人拥戴下自立兖州牧,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
此时,刘备依附于公孙瓒,任平原国相,地不过一县,兵不过数千。
此时,诸葛亮(今山东沂南县人)3岁丧母,8岁丧父,其兄妹5人由其叔父诸葛玄抚养,居于徐州地界。
三人将在徐州进行第一次同台交集,而诸葛亮一生的志向也就此成型。
公元194年,曹操之父曹嵩携一家老小,从避居的琅琊郡,前往兖州投奔曹操,行至徐州地界,为徐州牧陶谦的部将所杀,曹操以此为借口兵发徐州,一场兵祸即将袭往徐州。
兴平元年(194年),曹操以荀彧、程昱留守,以为父报仇为名,出兵攻打徐州,陶谦不能敌,彭城失守(今江苏徐州市区),退守郯城。曹操再攻郯城(今山东郯城县),并大破前来援助陶谦的刘备,可谓兵锋气盛。可就在此时,吕布、张邈、陈宫等人反叛曹操,而兖州因兵力空虚,且因曹操杀兖州名士边让之事,各郡县纷纷响应吕布人等,曹操不得已只得回师。
但在回师途中,曹操对徐州名门望族进行了大规模的***,其主要目的为了“钱”。当初董卓身死,其部将李傕、郭汜率兵攻入长安杀王允及朝官多人,同时两人在长安城内外火拼,长安豪门百姓多逃往徐州以避祸。此时的曹操粮草将尽,兖州将失,要想安抚住手下的青州诸将兵,唯有金银财宝,徐州豪门便成了曹操用来安稳军心的库房。
提出这个问题来的这位网友,不知你出于何种目的,三国演义这部书的内容你在好好研究一下吧?按照你的逻辑,应该诸葛亮,周瑜,关羽,赵云等等早应该跟曹操,江山早就平定了。那三国是不是没的写了。
是不是大才,用过才知道。
中国进入农业文明较早,因为农业文明粮食收入较渔猎、游牧更稳定,这使得基于农业文明基础之上的,人口发展也更好,文化发展也更好。就是古时受教育的人少,在诺大人口基数之上,散于田间山野的文化人也不少,是高于朝堂、郡县所需人才的。那么,想一展平生所学,而能有多成就,就真的需要机会了。没有机会,谁知是大才还是庸才,甚至是蠢才?
发现发掘人才,也一直是统治阶层最重要的事情,不同时期有不同做法,比如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等,这是统治层主动作为的方式。同时,读书人还可有自主选择和表现的方式,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往往在乱世,对人才需求量增加,人才选拔机制更容易被打破,更容易出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局面,这让读书人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诸葛亮选择刘备,正是考虑了刘备还是个创业公司,虽艰苦、困难一些,但给予的机会也多得多。曹操已是个稳定的大公司,而孙权则更象一个家族公司。大公司年轻人要出头,得慢慢熬,还得有机遇。看看司马懿何时才熬出头就知道,所以诸葛亮不选择曹操是对的。而孙权的东吴,除了他们孙家宗亲外,就主要靠当地世家大族,无论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都是有这种背景的,比如大乔小乔的娘家乔氏。诸葛亮家是北方的,并不占优势,诸葛瑾能在江东混出头,还是有不少诸葛亮在刘备那里混出头的影响,诸葛亮也没选东吴,也是明智的。
历史证明,诸葛亮还是大才。那些张口就黑诸葛亮的,真的不是无知,就是喷子。至于说有没有历代一些诸葛粉吹得那么高,可以商榷。是不是“智圣”?是不是“完人”?这都可以讨论,但说诸葛亮没本事,不是事实!
至于题主副标所说,诸葛亮只想青史留名,是阻碍统一的罪人,则是完全不对,这是臆测,还扣帽子!青史后人写,留什么名不由自己,这是常识,不是自己想怎样就能怎样的。题主也想青史留名,留得了吗?无数帝王将相想留名,可留什么名,真是躺在棺材板里管不了。至于说阻碍统一,更是瞎扯。诸葛亮一生追求统一,为此六出祁山,直到累死。只是这个统一是由谁去实现,是由曹操还是由刘备,甚至是由诸葛亮自己。站在不同阵营,当然有自己的选择。
历史,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去认识,不能因果导因,更不能***设和臆测,这样不仅不能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反而显自己无知,令人耻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南蛮书画作品欣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南蛮书画作品欣赏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rtongyifu.com/post/67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