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陶渊明书画作品欣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陶渊明书画作品欣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徵明的行、楷、草三种书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谢邀,我是大成,我爱国学!
文徵明是一位很威猛的艺术家,威猛有三:
而且他的各书体的程度不像赵孟頫以前的书家或许各体皆能,但差距较大,比如:
颜鲁公之万世雄杰,楷书绝世之资,行书亦毫不逊色,其他书体完全不见;
米芾除了行书杰出天外,小楷颇有法度以外,其他书体基本打酱油。
宋徽宗赵佶已经是天赋特出,也只存瘦金体楷书和大草千字文,其余书体不见。
到了赵孟頫神人出世,已经够震撼了。赵孟頫各体皆能,引领国朝书坛,许为旗帜。但事实上,赵孟頫行楷二体互为参用,楷中有行,行中有楷,二体已经合二为一。
其余书体,草书只入能品,二王信札的功夫显而易见,但毫无创建,隶书取法唐隶,圆熟无谓。章草失去魏晋含蓄蕴藉,波挑浮华。篆书取法唐篆,轻薄匀称。
而到了文徵明,说存真草篆隶行当真是样样不差,尤以小楷、行书和草书均可称雄当时,殊堪难得。
一般认为,文徵明的小楷高于其行草作品,但我还是喜欢他的草书。
他的书风与祝枝山相近,其正大气象超过明初诸家,格局大,行笔健,气势雄强,威风凛凛。
但他的字也有明显缺点,即过于生猛,从容尔雅之韵稍差,过于放而不懂收。学习他的字,稍不留意,即有可能流于恶俗一途。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文徵明的行、楷、草三种书法,我最喜欢他的小楷书法。因为明代书家,都重帖学,多数擅长小楷,而文徵明小楷工夫最纯,到老更为炉火纯青,成就很大,虽觉未脱赵体,但他兼取法晋、唐,故个人以为,他的小楷比赵体更见温纯精绝。文微明治学严谨,临池不缀,80岁后写的小楷仍然一丝不苟,无一笔懈怠。据说,他年近九旬,还孜孜不倦,还为人书写墓志铭,未曾写好,“便置笔端坐而逝”。如此精勤艺事,好生让人佩服!他于八十二岁所书的小楷《归去来兮辞》为抄录陶潜的名作,此品书写不用界格,平易自然、流动空灵、清逸俊雅。此作笔法虽宗晋法,但字法却明显带有唐人痕迹,方整清健又修长俊逸,章法气贯通灵、潇洒自在。正所谓“老来弥辣、功力更为深厚矣!”
感谢邀请!
就无为个人而言,无为更喜欢文征明的小楷。因为无为主要是练习硬笔书法,文征明的小楷用于硬笔练习非常合适。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文征明的小楷清秀俊逸,书写连贯性和实用性也很强。文征明小楷经典作品有《草堂十志》、《琴赋》、《老子列传》、《千字文》、《离骚经》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出来看看!
嵇康打铁,刘伶***,王羲之高卧东床,魏晋名士为何自我意识爆棚?
简而言之,这种社会有其根本原因,三国时期,杀伐残酷,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而进入魏晋,朝野上下皆有祈盼社会安定之愿,进而社会进入相对稳定修养生息期,民生渐旺,生产发展,社会共同心理趋向稳定,故而渐渐产生无为而治的放浪形骸之风,文人成为主要推动者。
魏晋名士,醉心于精神,痴情于玄理,不齿名利,反而名垂千古!这就是所谓的“不期于工而自工”,“不济济于名,而名自响!”名利于我如浮云,反过来就是浮云于我皆名利!可谓宏阔至极,哪像现在这样,济济于名利,斤斤于锱铢哉!
魏晋名士的自我意识“爆棚”,是有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形态决定的。阮籍、嵇康成长的年代,时代环境、人生课题与建安文人期间相比,又面临新的转型。曹操后,曹丕***优宠士族,魏明帝和曹爽期间骄奢淫逸,后司马氏夺取天下。生长在这种特定时代的阮籍、嵇康,再没有前人“车辙马迹,经纬四极”的政治理想,对***失去信心的他们,开始站在更高的人生角度探讨精神问题,自我意识迅速崛起。
在阮籍、嵇康看来,秩序森然是社会***的根源,是对人性的压抑。嵇康曾指责君主统治:“昔为天下,今为一身,下疾其上,君猜其乱”。阮籍《达庄论》指责司马氏说:“汝君子之礼法,诚天下残贼、乱危、危亡之术耳”。风云变幻的政局,赋予他们更深刻的人生主体以追求新的人格理想。他们在关注自我生命,探讨新的精神境界,将“美”的境界从“以气为主”转为“以神为主”,所谓“神”就是内在的精神境界,就是自我意识。从文学作品到生活方式都向往这种境界,阮籍打铁、刘伶***等正是他们追求自我,追求真实内在的切实表现。
魏晋时期,人自我意识的觉醒是自两汉以来历史前进的结果。在两汉时代,经董仲舒改造的、掺杂着阴阳五行理论的儒学流行于世,在这种类似神学的儒学统治下,谶纬宿命论支配着人的行动,人的自我意识被压抑和蒙蔽。东汉末年以来,社会动荡摧毁了汉朝的统治,也摧毁了董仲舒儒学对思想的统治,个人自我意识才开始觉醒。
与盛唐的海纳百川不同,魏晋是中国本土文化自我蜕变的时期。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魏晋士人非常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盲目崇尚舍身取义,而且非常注重生活,追求美。
1、社会动荡
魏晋时期社会经历了一次次的大动荡,许多名士死于非命,如何晏、陆机、潘岳、刘琨等人先后被杀,残酷的政治迫害和生命的担忧,使得魏晋士人的人生充满了无尽的忧虑恐惧和深重的哀伤。魏晋社会的大***带来了人的思想的大解放,大面积引发人的个体存在意识。
提起魏晋名士,我们的普遍的反应就是,他们或抚琴,或狂歌,或炼丹服药,或大醉酩酊,个个似乎都是世外高人,整日里谈论的是超凡脱俗的玄学道理,与凡夫俗子划清界限。这样一群清高又自命不凡的人,他们的生活简直是飘飘欲仙,似乎沉重、悲惨等等字眼与他们扯不上关系?
其实,魏晋名士们正是因为凡俗之中过于沉重,这才躲到玄理和药酒之中逃避,他们的超凡脱俗,不过是一种自我保护。从这种自我保护之中,他们对个人生命的存亡产生了极其深刻的体验,从而形成了魏晋名士风度,展现他们对生命的看法。
陶渊明和曹雪芹谁的成就更高?
谢邀。这个问题难回答,没有谁更高的说法。大致上相距1400来年,曹雪芹时代文化的发展不是陶渊明时代可以比拟的,而陶渊明影响中国的历史当然是曹雪芹无法比拟的。陶渊明诗歌,散文方面算是承前启后,开创性人物,而曹雪芹是继往开来,全方位集大成者,也是***文化的创新者。但如何比高低,是我所不能做到的,(我说了也不算是吧?),也难得有比较的标准。就现代而言,曹雪芹的影响力当然大得多,那是因为红楼梦毕竟通俗一点,传播广一些,中国人基本都晓得一些,陶渊明诗文没那么多人看到过。可是,这也不能说陶渊明成就比曹雪芹的底,最起码,曹是站在陶的肩上。个人见解,欢迎批评!
个人觉得应该是各有千秋吧!
陶渊明生于魏晋时代,大背景使然,归隐成风。这也就促成了陶的田园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种心灵的超脱、村居的恬淡都令人向往不已。其诗风自成一派,唐代山水田园诗的盛况空前可以说受其影响极大;其高洁的人品也倍受后世文人推崇。
曹雪芹生于康熙年间,其家世显赫,家学渊源,早年接受父兄教育又博览群书,日子过的滋味十足。后因家道中落,只得靠朋友接济和售卖字画为生。他见证了家族仰赖天恩的辉煌奢侈,也经历了一损俱损的潦倒惨淡,最终促成了文学巨作《红楼梦》。这本书规模宏大、构思严谨、人物众多且关系复杂,塑造了各色人等的鲜明性格,通过他们的悲欢离合影射了封建制度的腐朽不堪。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均给后世于深远影响,现在都有不少致力于《红学》的研究者。《红楼梦》被几次翻拍为电视剧后更是深入民心,老百姓几无不知者。
怎样欣赏《唐诗三百首》中张旭的《桃花溪》一诗?
张旭的《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桃花谷:一个桃花流水的山谷,难实指某地。石矶:水中露出的石头,这两句说,隔着一层薄薄白云雾,隐约可见一座大桥横架在河上在石头的西边,我向打渔的人问话,这两句"只见桃花整天都在随着流水飘去,那么桃花源的洞口,又在这河流的什么地方呢?"陶渊明憧憬未来的世外桃源,曾为一些后人所赞许。作者在桃花谷看到轻风吹拂,桃花瓣儿落入清澈的水中,引起了无限感慨。不禁发问:现在桃花已在眼前,而桃花源又在哪里呢?流露了作者对脱离现实,去过隐居生活的向往。这首诗,首句用一"隔"字,写出飞桥和野烟之景,二句用一"问"字,承上转下。三四两句,一句用一"随"字描绘出眼前实景,一句用"何处边"三字提出问题。就此止笔,所提问题,不作回答,诗人对桃花源生活的向往,流露于字里行间
张旭(约公元735年前后),字伯高唐代吳(今[_a***_]苏州一带)人做过常熟尉。他善于书法,据说醉后下笔效果更佳,有"张颠"之称。他的草书和同時代的李白的诗歌,斐妟的剑舞,并称为当時的"三绝"。也长于七绝。
《桃花溪》是张旭以七言绝句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之情。
张旭最著名的应该是他的草书,和李白的诗歌、裴浩的剑舞一起被人们称为“三绝”。其实张旭的诗也很有特色,尤其是他的七绝诗更为突出,以诗歌的成就,当时和张若虚、贺知章、包融一起被称为“吴中四士”。这首《桃花溪》就是张旭的一首七言绝句。
作为七言绝句,起句“隐隐飞桥隔野烟”,平仄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为仄起押韵格式,由此推出全诗平仄:
仄起平收,首句押韵。两联之间,平仄相粘。一、二、四句“烟”“船”“边”和韵,完全符合七绝近体诗的格式规则。
张旭出生在唐朝***年间,并做过常熟县的公安局长(县尉),做过长安城御林军的秘书长(金吾长史),仕途虽无坎坷,却也没有大的发展。在经历了***盛世,而至天宝年的由盛转衰,难免也偶尔会有归隐山林逃避乱世的想法。所以到了桃花溪旁,也就想起、念及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那个没有尘世烦扰又纯净安宁的地方。
虽然没有证据证明张旭到过桃花溪,但是自从陶渊明《桃花源记》一出,几个朝代更迭,桃花源已经成为文人心中的一个情节,一个心向往之的理想世界,既使张旭真的没到过桃花溪,也不影响他对理想精神世界的向往。正如王维没去过桃花源、桃花溪,也一样写出绝美的《桃源行》。
这首诗的题目是《桃花溪》,桃花溪就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记述的桃花源所在地,看到桃花溪我们就能想到桃花源,所以张旭直接以所见之景作为题目,要写的是桃花溪的美景,要抒的也是桃花源之情,借景抒情本就是诗人的惯用手法。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青溪何处边?
深山野谷中静谧无声,在那丛林重重掩映之下,有一座木桥若隐若现,云烟缭绕,似有还无,如在仙境。
木桥之下便是桃花溪,这里也许就是武陵人脚下走过的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令武陵人流连忘返迷失的地方。
有位白衣人站在溪畔西边的巨石上,看见一艘小小的渔船顺水而行禁不住开口问到:“老人家,你从哪里来?”
“我从那处来。”渔夫随手指了来的方向。
桃花溪流水咚咚,桃花瓣随水流向远方,望不见的尽头。
“您知道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一边吗?”白衣人紧接着问。
“桃源洞啊,桃源洞,我好像刚从那出来!”渔夫愣住了,进而想到前几日的遭遇,开始诉说记忆中的世外桃源,原来他就是那位***的武陵人啊!
“在哪儿,在哪儿?你可以载我去看看吗?”白衣人眼中尽是惊喜。
“草圣”张旭,唐代著名书法家,其狂逸的书法风格受到了后世极高的评价,是中国书法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一位人物。同时,他也是一位诗人,不过诗歌作品的影响力就没有书法那么大了。
他的诗歌大都分散收录在各书中,《桃花溪》就是很棒的一首,由于张旭写下这首诗的时间是在唐朝由盛转衰期间,社会各阶级矛盾凸显,繁盛时的美好已然在快速消退,诗人有感而发。再加上唐朝很多诗人受到了陶渊明的田园诗影响,张旭也是其中之一,因而《桃花溪》的意境和思想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桃花溪》的创作也受到了诗人书法心境的影响,而绘画与书法亦有着相同之处,于是品读这首诗,会发现诗歌呈现出了一副绝美的山水画。年代已然久远,很多书法作品都已失传,***设可以看到张旭写下这首诗的手稿,那么肯定会享受到一场视觉盛宴——书法的绝妙和诗中蕴含的山水画。
诗歌首句“隐隐飞桥隔野烟”写出了远望之景,视线所及,会影影约约看到一座桥,桥之间有云雾缭绕。诗人巧妙地将动、静之景进行了转换,说看到的桥像是飞起来一样(静桥变动),云雾却静止在了桥后(动云变静),云与桥浑然一体。此处与《桃花源记》中的“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有着相似点,两位作者都是望见了山,只不过视线和山的高低不同罢了;也都是寻找到了一处绝佳的世外桃源,是作者心中理想所在,空灵梦幻。
诗人经过了一番陶醉,从远望“影影”到“石矶西畔问渔船”,进入了探查阶段。诗人看向清澈的溪水,轻轻撞击河边凸起的岩石,轻轻摇曳的渔船,于是他情不自禁地跑去询问轻摇小船的渔人。因为之前视线中看到的美景,才有这一句的“问”。此时诗意又贴近了《桃花源记》中的“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渔人甚异之”,有溪水有渔人,画面产生了重叠,而这重叠却正是诗人内心的向往所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陶渊明书画作品欣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陶渊明书画作品欣赏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rtongyifu.com/post/68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