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书画作品400幅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书画作品400幅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米开朗基罗作品有哪些?
1496年,米开朗基罗来到罗马,创作了第一批代表作《酒神巴库斯》和《哀悼***》等。1501年,他回到佛罗伦萨,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卫》。1505年在罗马,他奉教皇尤里乌斯二世之命负责建造教皇的陵墓,1506年停工后回到佛罗伦萨。
1508年,他又奉命回到罗马,用了四年零五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著名的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1513年,教皇陵墓恢复施工,米开朗基罗创作了著名的《摩西》、《被缚的奴隶》和《垂死的奴隶》。1519-1534年,他在佛罗伦萨创作了他生平最伟大的作品——圣洛伦佐教堂里的美第奇家族陵墓群雕。1536年,米开朗基罗回到罗马西斯廷教堂,用了近六年的时间创作了伟大的教堂壁画《最后的审判》。之后他一直生活在罗马,从事雕刻、建筑和少量的绘画工作,直到1564年2月18日逝世于自己的工作室中。
《最后的审判》。是米开朗基罗最有名的壁画之一,该作品尺度巨大,占满了西斯廷天主堂祭台后方的整面墙壁,描绘有400多个人物。这幅气势磅礴的《最后的审判》体现了画家的人文主义思想
米开朗基罗作品有大卫,创世纪等。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与拉斐尔和达芬奇并称为文艺复兴后三杰。米开朗基罗的代表作有雕塑大卫、哀悼***,他还用了四年零五个月的时间以超凡的智慧和毅力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壁画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等杰作。
卢浮宫有多少作品?
1793年8月10日,卢浮宫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博物馆。
从那时起,这里的收藏不断增加,更不用说拿破仑向那些被征服的国家征用的艺术贡品了。
总之,如今博物馆收藏目录上记载的艺术品数量已达400,000件,分为许多的门类品种,从古代埃及、希腊、埃特鲁里亚、罗马的艺术品,到东方各国的艺术品;有从中世纪到现代的雕塑作品;还有数量惊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绘画精品等等。
迄今为止,卢浮宫已成为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
让你印象深刻的是哪幅画?为什么让你难忘?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的《星月夜》(The Starry Night),是于1889年在法国圣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创作的一幅油画,是梵高的代表作之一。
我在2006年步入艺术的第二年,看了他的传记及系列画,就再也没有离开过。
在一个落后的年代,无法记录星空轨迹的年代,却是一个画家用了简易的画笔画出生动无限的星空。
《星月夜》(The Starry Night)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于1889年在法国圣雷米的一家***院里创作的一幅油画,是梵高的代表作之一,现藏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在这幅画中,梵高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充满运动和变化的星空。[1]整个画面被一股汹涌、动荡的蓝绿色激流所吞噬,旋转、躁动、卷曲的星云使夜空变得异常活跃,脱离现实的景象反映出梵·高躁动不安的情感和疯狂的幻觉世界。
能让一幅画展示出无尽时空流变的非凡高的星空莫属,万物从一个漩涡跃入下一个漩涡,无穷无尽,身不由己!
1、《南京大***》
这副由旅美画家李自健创作的油画,也是最让小编感到震撼和难忘的画作。每次看到这幅画,内心都特别难过。侵华日军制造的***,不光是我们的国耻,更是中华民族挥之不去的惨痛经历。三十万手无寸铁的同胞,就这样惨死在冷血凶残的日军屠刀之下。
堆积如山的尸体中都是无辜的老弱妇孺、无助的小孩哭泣着抚摸着死去的母亲胸部、冷血的日本军官擦着沾满鲜血的屠刀注视着他们可耻的“战绩”......画中的每个细节,画中人物的每个动作,都深刻勾勒出这场惨绝人寰的***之血腥,刻画出了日本侵略者的凶残***、冷血无情!
2、《七七事变·卢沟桥》
这副画作是杨克山和崔开玺老师于2009年共同创作的,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七七事变是我国全面抗战的开端,而卢沟桥正是这段民族苦难史的见证。恢弘的战争画面,将这段历史的开端刻画得深刻,让人震撼,让人沉思。
3、《血战台儿庄》
最后,再分享这副《血战台儿庄》。画中将抗日将士们的英勇无畏、共赴国难的精神和斗志都展现得淋淋尽致。
勿忘历史,缅怀先烈!我们国家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前赴后继,舍身报国的成果。我们看到这些画作,应该要铭记这段苦难的历史,铭记无数先烈的所作出牺牲,才能告慰先烈、不负时代!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莫奈的《睡莲》。
其次我喜欢瓦多伊的对于这幅画的评价:“他早期的那些画没有一幅能与这些难以置信的水上风景相提并论的,因为这些画把握了春天,把它留在人间。画面的水呈浅蓝色,有时像金的溶液,在那变化莫测的绿色水面上,反映着天空和池塘岸边以及在这些倒影上盛开着清淡明亮的睡莲。在这些画里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美,它兼备了造型和理想,使他的画更接近音乐和诗歌。
故宫半解之自诩为文人的乾隆绘画水平如何?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的第六位皇帝,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乾隆皇帝,25岁登基。在位60年,逊位后当了三年多太上皇,实际在位63年多,是中国历史上执政年头第二长、最长寿的皇帝。享年89,一生***,在爷爷康熙、父亲雍正的铺垫下,开创了康雍乾盛世。文治武功方面,平定边疆打了十次战役,号称“十全武功”;文化上也有功编纂有《四库全书》,搜刮了大量书画,编有《秘殿珠林》《石渠宝笈》。但大兴“文字狱”,六下江南奢靡挥霍,后期吏治***,晚年闭关锁国,也为清朝盛极而衰走下坡路埋下了伏笔。在理政之余,乾隆对诗文书画也十分痴迷。乾隆一生酷爱作诗,竟多达四万多首,此数字在古今诗人中占首位,仅次于《全唐诗》2200名诗人总量的四万八千九百首少一点,遗憾的是没有一首在民间流传。乾隆帝一生绘画一千四百幅之多,贵为天子的他在身边集中了一批颇有成就的宫廷画家,如张宗苍、金延标、冷枚、唐岱、邹一桂等,西洋画家有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等诸名家。为他探讨切磋画理、画技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乾隆的书法,效法二王一脉,对元代赵孟頫用功较多,主要是行书,但过于圆熟绵软。力度与气势都不够,同康熙帝对米芾、董其昌的精研远无法相比。乾隆帝较热衷赵孟頫,从他的行书里可以很明显看到赵孟頫《二赞二诗卷》的影子,但赵孟頫的洒脱秀丽内刚风骨却没学到,书法方面与唐太宗[_a***_]的行书、宋徽宗赵佶瘦金书相比,显得班门弄斧。书法虽不怎么样,但极爱在传世的绘画名作上题字题诗,盖印一通,好大喜功。
乾隆的绘画作品,不管是临仿或创作,技法及艺术水平都不高,如首都博物馆藏的《仿元人十八公图》,用笔较拘谨,笔墨欠缺。但可以理解的是,乾隆帝因身体好,一生健康乐逍遥,喜书画纯属自娱自乐、陶冶性情。他不需以画交友与出售等,这是作画时最好的一种心态,故于无拘无束中笔随意走,挥写的是真性情,这就是所谓的″尚意"文人画法。无法像真正书画家那样用大量时间去生活中写生感悟艺术真谛并获得创作灵感,也就无法创作出震憾人心、充溢***的传世画卷。乾隆的书画造诣与中国历史上另外两位擅书画的,同是皇帝的北宋宋徽宗与明宣宗朱瞻基相比,显出了他在艺术天赋方面的某些不足。但是要比当下某些自诩″书画大师"者们相比,那可真是绰绰有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书画作品400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书画作品400幅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rtongyifu.com/post/69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