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代米芾书画作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代米芾书画作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董其昌题米芾解释?
西汉辞赋家扬雄说:“书为心画”,这即是说书法是书写者心理的外在表征,是书写者思想意识、情感等方面的直接反映。在米芾作品中同样表现出了两个极端,整件作品收放表现极为出色的作品如:盛制帖、临沂使君帖,紫金帖,收放不够成功的作品有:苕溪诗卷、蜀素帖。 董其昌评米芾曰:沉着痛快,直夺晋人之神。米元章书,笔锋灿烂,少奇多怪,意到力寡,正当逸处,却有懒笔。如高阳酒徒,醉后便欲凭儿。应该说评价基本勾勒出了米芾书法的风格特点。虽然后世对米芾书风的评价有褒有贬,但其书法的跳宕敧侧、沉着痛快的特点还是基本能得到公认的。值得一提的是,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将其位列宋代书法第一。以这样的寥寥数语评价一位书法史上大师级的人物,今天我们看来显然过于精简了,一般的欣赏者是很难全面体会其意的。经常有人问我:什么样的字(书法)才能称作好字(书法)?对这个问题作个专业性的回答其实很复杂,它直接涉及到美学、心理学、哲学等方面问题。
哪位书法家不是和尚?
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他们都不是僧人。
是僧人的书法家有:隋代的智永、智楷、智果等;唐代的怀素、高闲、海空、贯休、晚唐的亚栖等;宋代的大慧来果 、宋代的无准师范、圜悟克勤、南宋的虚堂治愚;元代的清拙正澄、中封明本、一山一宁、释溥光(李溥光)、了庵清欲等;明代的担当(唐名泰)、憨山德清(蔡澄印)、破山明(蹇海明)等;清代的八大山人(朱耷)、大愚(良宽,日本人)、弘仁(渐江)、髡残(石溪)、原济(石涛)等;近代的弘一法师(李叔同)等。
襄阳历史名人米芾在我国书法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
米芾是宋代著名的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米芾是宋代书法“四大家”之一,米芾书法成就不仅在宋代,而且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米芾的书法造诣高深,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个性,被历代学书者所推崇。在我国的历代书法家之中,米芾是一位具有非常特殊性格的人物。他的书法作品妙趣横生,米芾的不少书法作品正是他放荡不羁个性形象的反映。中国古代大多优秀的艺术家们大都本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方法,特别注重自身的修养与自我的完善,来追求高尚的情操,哪怕只是孤芳自赏也不愿与世人同流合污。但是米芾跟他们一点也不相同,米芾不仅仅追求内在品质的高洁,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同样儒雅,米芾留给后世很多书家以丰富的经验。
后世历代对米芾书法评价赞誉甚高,对后世的书法名家影响深远,在《宋史·米芾传》中,称赞道“特妙于翰墨,沉着飞翥,得王献之笔意。”和王献之相提并论,亦是很高的评价了,还有在宋黄山谷的《山谷题跋》中,对米芾书法评价这样说道“余尝评米元章书如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所当穿彻,书家笔势亦穷于此。然似仲由未见孔子时风气耳。”推崇敬佩之意,溢于言表,还有宋高宗赵构的《翰墨志》、明代宋濂《宋学士文集》等著作,都能看到对米芾书法评价的语句,几乎都是表示赞赏敬佩之意。
米芾对自己的书法也做评价,在《自叙帖》里他说道“学书贵弄翰,谓把笔轻,自然手心虚,振迅天真,出于意外。”可以看出这是他自己写字时的心得体会,实践出真知,大家在写书法时,一贯以为要凝神静气,用力提笔,可是,这样却不能自由酒脱的书写快意,字反而显得没有筋骨神气,米芾认为要反其道,写字时用笔轻快,一气呵成,思想飘逸,才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米芾的传世书作颇多,专集有《苕溪诗帖》、《蜀素帖》、《米芾读牍》、《米芾尺牍》、《米芾三帖卷》、《米芾二帖册》、《米芾书法三种》及《米元章乐见帖真迹》等等多种。至于书轴、书幅、手札等更是一言难尽,在我国书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影响之久远,烁古存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代米芾书画作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代米芾书画作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rtongyifu.com/post/73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