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李煜书画作品欣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李煜书画作品欣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李煜书法什么体?
当时一种叫“金错刀”的书体,就是李煜开创的书法风格。金错刀这种书体可以用“铁画银钩”来概括,强调书写的时候笔法充满力道,像刀子划过纸面。运笔的时候有微微颤动,在形式上追求飘逸的美感。
李煜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李煜(937年―***8年),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并于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今南京)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5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今开封),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宋代李煜介绍?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并于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今南京)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
开宝八年(***5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今开封),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李煜(937年8月15日―***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南唐后主李煜的书法为何那么强大?
后主李煜的书法无论从哪种角度看,大概都不够用“强大”来形容吧?
提到李煜,人们脑海中自然会浮现出另一个与之才学比肩、命运极似人物~徽宗赵佶。这对“难兄难帝”因果循环:从南唐内府全盘接收的字画,又从赵佶手里终结……!
李煜书法,不仅世间流传绝少,更因前人稍显夸张地形容为“金错刀”与“撮襟书”而让今人觉得更具神秘感。赵幹《江行初雪图》标题一行历来公认为是他的真迹。
韩幹的《照夜白》“韩幹画照夜白”题签是否李煜真迹,则有争议。
宣和书谱称他:传二王执笔法,擅行书……喜用颤笔樛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但从以上资料看,似乎出入甚远。
另一《入国知教帖》具篆籀笔法,行笔圆实,有二王韵致,却全无“颤樛”之类的“老干部笔法”之状。
惟“江行初雪画院学生赵乾……”寥寥数字尽显李后主风流,与赵佶的“瘦金(筋)”书异曲同工,渊源甚深……。
轻尝浅酙之余,令我憾叹的,不是他们炫世的书画词章,而是相同才华与命运极度的反差,惊叹于暝暝之中的因缘定数……!
[临池管窥]谢谢阅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李煜书画作品欣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李煜书画作品欣赏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rtongyifu.com/post/74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