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石渠书画作品欣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石渠书画作品欣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石渠宝笈的功用是什么?
功用是作为账单使用。
《石渠宝笈》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大型著录文献,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共编四十四卷。著录了清廷内府所藏历代书画藏品,分书画卷、轴、册九类
石渠宝笈印章宋徽宗时期用吗?
不是。
《石渠宝笈》是清代乾隆、嘉庆两朝编纂的宫廷收藏的大型著录文献。书中涉及的文物主要为自晋、六朝、隋唐直至清朝当代的历代书法、绘画、碑帖、版本、缂丝等,有初编、续编和三编,《石渠宝笈》初编成于乾隆十年,续、三编分别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和嘉庆二十一年。《石渠宝笈》收录作品计7757件,卷帙浩繁,蔚为壮观。
“三希堂法帖”是怎么回事?“三希堂法帖”中有没有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
《三希堂法帖》主要收集了自魏、晋至明代末年共134位书法家的3oo余件书法作品。欧阳询楷书《九成宫》没有收录其中。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帝更敕令朝臣编刻《三希堂法帖》。
三希堂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养心殿的西暖阁,原名温室,因收藏了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和王珣《伯远帖》这三件稀世珍宝。后改为"三希堂",是乾隆的书房,面积有8平方米大。
(三希堂书房)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全文共28个字,是他问候长辈的一封书信,平和典雅。不激不厉。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王献之《中秋帖》,全文共22字,此帖用的是笔意开展之"外拓″法,情驰神纵,用笔连绵贯气。米芾赞曰:"运笔如火着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笫一帖也。
(王献之中秋帖)
王珣《伯远帖》,是东晋王珣书写的一封信,纸本行书,共47字。清简虚旷,潇洒纵横。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何为“三希堂法帖”?
乾隆皇帝附庸风雅,喜好书法,其在位期间清代帖学书法达到高峰期,与之相关的刻帖活动同时达到***。
1747年,乾隆下令从清朝内府收集的历代名作中,精选出135位书法家的340件作品及200多种题跋,刻制成《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简称《三希堂法帖》。
此后,1755年,乾隆又命人再选出38件作品,刻成《墨妙轩法帖》,作为《三希堂法帖》的续帖。
乾隆时,清代***发展到鼎盛。因统治的需要及个人的喜好,康熙与乾隆对于文化事业尤其是书法,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和投入。
到乾隆时期,清廷内府已收藏了非常多的书法作品。此时清代的帖学书法也发展到高峰。
古代由于印刷术不发达,书法碑帖的传播依靠刻帖,即将原帖刻于石头或木板上,然后就可以大量拓印了。
刻帖起于北宋,盛行于明代,到清代时,刻帖数量之多,收录范围之广,已远超以前任何朝代。
前面提到,乾隆时收集了大量名作,并编辑成《秘殿珠林》和《石渠宝笈》。
而《三希堂法帖》中的作品即选自《石渠宝笈》。
前面讲了,乾隆时帖学书法风行,内府收藏的也多为墨迹原作,即我们常说的“帖”,《三希堂法帖》中所选也全为“帖”。
晋代王珣的《伯元帖》 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 王献之的《中秋帖》。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不属于三希堂法帖。晋代王珣的《伯元帖》是东晋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迹,是王珣问候亲友疾病的一通信札行笔自然流畅,俊丽秀雅。
故宫养心殿西暖阁是前代皇帝批阅奏章的地方,乾隆皇帝在西头隔出一个极小的房间,将宫中珍藏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三件稀世墨宝悬挂在这间小房子里,并命名为三希堂。批阅奏章劳累的时候,他便走进三希堂,以欣赏三王的墨迹作为休息。
三希堂原名“温室”,本为乾隆皇帝读书之所。乾隆帝在此珍藏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三件稀世墨宝,并时常把玩,遂以此更名。后乾隆帝敕令朝臣编刻《三希堂法帖》,收录内府所藏魏晋以来书法家名迹,其中就包括此三珍。
《三希堂法帖》摹刻精良,卷帙浩繁,堪称丛帖中之巨制。完成之后,仅精拓数十本赐与宠臣。后于乾隆十七年,复从宫中藏品中再次精心挑选出历代名人法书五卷,摹刻上石。至此,《三希堂法帖》始成完璧。原石嵌于北京北海公园阅古楼壁上。
该书是乾隆十二年(1747年),皇帝弘历敕命吏部尚书梁诗正、户部尚书蒋溥等人,将内府所藏历代书法作品。
古代人学书法穷碑富贴,因为没有影印技术,有钱的人家买名家字帖或者双钩填字法的字帖习字,没钱的就习碑的拓片印刷本。拓片是可以印刷的。这个很便宜。乾隆刻三希堂法帖,把许多名家的墨迹本刻碑上,就能做拓本,给天下读书人习字,宫内所藏的帖,民间是看不到的,双钩都没有。所以也是当时读书人之幸。九成宫醴泉已经成碑,所以没有收录在三希堂。欧阳询的只有卜商帖和张翰帖收录在三希堂法帖中,因为是传世墨迹。要三希堂法帖可以联系我,我发给你。
张照和梁诗正差不了几岁,两人也都是清代书法大家,谁的水平更高?
我觉得两人各有各的不同之处,各有千秋, 张照—早年摹习董其昌,后又兼参王羲之、米芾、赵孟頫等诸家书法,卓然成家。不过,他的书法启蒙老师则是他的舅舅书法家王鸿绪。在王鸿绪的指导下,张照先是描红,然后临摹名家碑帖。张照常听舅舅讲起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墨池洗砚”和王献之习字十八缸的故事,很钦佩王氏父子勤学苦练的精神,并暗下决心要以他们为榜样。不管是三九严冬还是三伏酷夏,张照每天都弯腰直臂,握紧毛笔,认真习字。有时候,张照还将铁尺或沙袋绑在手臂上,以增强臂力和腕力。
张照不但书艺造诣颇深,而且右手左手兼能挥毫,因而被称为“造化手”。他很早就注意到,一般人用右手干的事,“左撇子”们用左手照样也能干好,在学堂里学珠算,左手拨算盘,右手记数字,这时候,左手的作用似乎要大一些。更重要的是,不少优秀的左手书作品甚至呈现出某些特殊的风格。这一切都促使他用左手握起了毛笔,钻研双手挥毫的技艺。张照用左手写字,俯仰起伏,运笔流畅,向来为人称道,然而最风光的却是他坠马伤臂那一次。据清代阮葵生《茶余客话》记载,当年他随乾隆皇帝出巡,不料从马上摔下来,右臂几乎折断。后来他向皇上进《荷叶唱和诗》时,便用左手写楷书,字字凝炼含蓄,没有一笔僵死的笔划,乾隆皇帝顿时大悦。
梁诗——正的书法早期学习赵孟頫、董其昌,楷书学习馆阁体,完全适应了皇帝的喜好,以及科举考试的要求,他能中探花也是理所当然的,他的行书和楷书写的都非常的优美。
我个人觉得他的行书和楷书已经漂亮到了极致,把[_a***_]的结构美发挥到了极致。所以深的乾隆的喜欢,梁诗正在清朝也非常的有名气。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书法家,在当时如此出名,书法史上没有写他一笔,也就是清代的书法没有他什么事,主要原因是他写的书法当时大部分参加科举的人都在写,就是一种考试体,没有什么创新,看来历史是公平的。
至于启功有没有受他的影响,这个不得而知,但是看二人的书法取向都差不多,都是赵孟頫、董其昌一路下来的,结构瘦长,都曾受过柳体的影响。
张怀瓘云,楷法也。
书法人生即书楷人生!
书法好比百米赛跑,
无楷就是从50米起跑。
王羲之有楷乐毅论,
郑板桥有楷 城隍庙碑,
沈鹏无楷即是丑书!
书法有法即美!
与官大、嘴说无关!
书法面前***平等!
二人都是一时翘楚、人中龙凤。生逢同时,同朝为官,又都是皇帝的贴身近臣。当其时,张照书法的名气要大于梁诗正,主要是乾隆皇帝的推崇。而现在,梁诗正的曝光率更高,被公认为清代馆阁第一笔。二人都属于正妍书风一脉,张照行书上承晋韵更浓,梁公楷法更工,也更“馆阁”。抱庸以为,二者相较,不相伯仲,各有千秋。
张照(1691~1745),字得天,号泾南,亦号天瓶居士,江南娄县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清藏书家、书法家、戏曲家、书画目录整理者。
张照是全能型才子,能诗,善画,通音律,精鉴赏,尤工书法,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博学广识,简直与苏东坡也有得一拼。张照初学董其昌,后精研颜鲁公、米芾,笔力雄劲,大气庄重。
张照书法最擅长的是行楷,也是“馆阁体”高手,经常为乾隆皇帝代笔。乾隆对他极为赏识,称他的书法造诣已超过王铎董其昌,甚至可以直追王羲之。
梁诗正(16***—1763),字养仲,号芗林,又号文濂子,钱塘人。幼有异禀,五岁能诗,雍正八年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乾隆初为南书房行走,历官户部侍郎、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刑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协办大学士。后调吏部尚书、工部尚书,后又掌兵部尚书。1763年卒,授东阁大学士,谥文庄。
梁诗正是乾隆皇帝的老师,在文学与仕途上,梁诗正丝毫不逊于张照。梁诗正先后掌持五部尚书,这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事情,有才,又会当官,人中之龙啊。就书法而言,虽在乾隆不如张照那样地吹捧,后世之人对是张是梁谁属第一也各有说辞。
在“馆阁”之中,尤其是极工极妍上,梁诗正是力碾张照的。现代的启功老师,主要是学的梁诗正。梁公的字,不论楷行,那都是“美翻了”的,但就笔法宽度跨度上稍窄于张照。只能说,二者各有其长吧。
抱庸浅谈。图片均自网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石渠书画作品欣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石渠书画作品欣赏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rtongyifu.com/post/75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