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玄览重要书画作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玄览重要书画作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代有哪些文笔优美的赋?
话说有一富翁,某日与好友泊舟于长江,见一处景色秀丽,遂停舟游玩。猛见峭壁间题《江心赋》三字,富翁大惊,拉着好友急步就走。友问何故?富翁曰:“此处有江心贼。”好友曰:“赋也,非贼。”富翁皱着眉头说:“富则富矣,就是有些贼形。”这是调侃赋的一个笑话。
赋是一种散文诗,介于散文与诗之间,远于文而近于诗。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的《离骚》,就是赋的前身。正式出现赋是汉代,称为“辞赋”。赋也是汉朝的代表文体,当时涌现了大批赋的优秀作者。代表人物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史称汉赋四大家。其余的司马迁、贾谊,甚至汉武帝,都是赋的高手。
鲁迅曾说:“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扬雄是继司马相如以后最优秀的辞赋作家,扬雄好道,对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班固更多是政治家和军事家,张衡则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科学家之一,可称全才。后代的文人,大多不以赋为创作主体,但大作依然层出不穷。赋可称是代表中国独有的文学体裁。
中国历史十大名赋如下:
第一 宋玉《高唐赋》
第二 司马相如 《长门赋》
第三 张衡 《二京赋》
第五 陆机 《文赋》
第六 谢庄 《月赋》
第七 杜牧 《阿房宫赋》
感谢LeeYam的邀请。
推荐几个我喜欢的吧。
第一个:左思作使得洛阳纸贵的《三都赋》(魏都赋,吴都赋,蜀都赋)
第二个:司马相如作《长门赋》——“……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
第三个:陆机作《文赋》——“……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第四个:谢庄作《月赋》——“……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于江濑;升清质之悠悠;降澄辉于蔼蔼……”
第五个:杜牧作《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我国古代文笔优美的赋太多了,上面推荐的几篇是我个人喜爱的。限于篇幅和悟空的答题规矩,不能全文抄录略有遗憾。
最经典最深刻就是春秋战国时楚国著名书生宋玉写的登徒子好色斌,与楚王一问一答自弹自夸自唱,把自己思想情怀品味艺术性叙述出来,等于是一篇最精彩的骂小人的评论散文了,其中一句添一分長,瘦一分厌短,赞美人,阳春白雪下里巴人贬低群众,都是千古流传的哲学绝句了,他写的的神女斌,简直把美女赞绝了,从这两个最经典的詩斌,就可知斌是我们中国人最早最经典的表达生活思想哲学的古代散文了。
辞***华茂《洛神赋》
古代文辞优美的赋可谓众多,而曹植的《洛神赋》则属此中佳作。
曹植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被称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文学批评家钟嵘称赞其“骨气奇高,辞***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洛神赋》即是其代表作,堪称汉赋中的奇花异朵。
《洛神赋》是曹植虚构的自己与洛神邂逅之浪漫而悲凄恋情故事,以精彩的笔墨咏了自身从京城出发去洛川,看到山巅一美女,那是洛水之神宓妃,美艳至极,极为倾慕,遂与之交相传情,互生眷恋,切盼共度终生。然而,人神之道殊,不能终成眷属,终于良会永绝,切切生悲,无限怅惋,欲断魂魄。
《洛神赋》艺术笔墨的精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从容颜、神色、服饰、体态及空间转换等诸方面描绘了洛神摄人魂魄的美丽动人。例如:
一一其容颜:“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峩峩,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一一其体态:“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瑰姿艳逸,仪静体闲。”“辣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或戏清流,或翔神诸,或***明珠,或拾翠羽。”“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襪生尘。”“转盼流精,光润玉颜。合辞未吐,气若幽兰。”
二是用撼人心魄的笔墨描写了人神相恋、难舍难分、恨别忘反的缱绻深情。例如:
作者见洛神之美貌,爱慕生恋的复杂心情:“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尤其是在人神不能共处而洛神渐行渐远最终逝去时,作者那眷恋难舍之情态跃然纸上:“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之时,“于是背下凌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至此,作者将自己对洛神的眷恋之情已展现到极致!
“大象无形”能看作是我国传统艺术理论的总纲吗?
“大象无形”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从我国传统艺术的笔墨丹青,诗词音乐来看是有“大象无形”的创作纲领的。
我们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书法讲究形神兼备,“神”要比“形”重要。“神”是神***,也可以说是“大象无形”的“大象”横竖点捺的结构运笔,要有力道,风骨。透过“形”来看“气”,最终看到的就不是一笔一划,而是若行云流水,潇潇洒洒的万千气象。国画的写意山水,就是抽象画创作手法,仅仅运用黑白两色,浓淡线条,勾勒山水灵动,去其具形,写其意境“大象”。
音乐以古琴来说吧,《高山流水》想必听过,以清越明亮之音写上高,以低回婉转言流水。山高水长,荡气回肠。眼前所见是高山有流水,但最终也不见高山,也不见流水。只觉天地开阔,坦坦荡荡,心中升起浩然正气。
诗词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比较典型吧,不多敷述,红楼梦里“香玲学诗”一章讲的十分在理。说的就是“大象无形”
大家不妨探讨一下自己所知的其它传统艺术领域,看是不是这个道理。
“大象无形”能看作是我国传统艺术理论的总纲吗?
我来肯定地回答:能!
我是***家,就以***艺术来说这个问题。市作协秘书长杜素焕也曾这样说过:谈及***及***写作这类事儿,倒就有点像盲人摸象,***这头大象是一个艺朮的庞然大物,若有若无地立在那里,我们走向它、观看它并触摸它后,就可以做出判断:***是怎么回事?***写作该注意些什么?等等等等。
其实所有人谈论***大都是谈及***这头大象的局部,诸如一条腿、一只鼻子、一副牙齿、一双耳朵……。当然这样也不错,无数地谈及它的局部,正在拼贴出它的整体形象。我们在无限地靠近它时,它的完美形象还是没有勾勒出来,因为***是一个大象群,永远处于变化和成长中。
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中国古代艺术意境的主要特征。为中国古代艺术意境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哲学和美学基础。对后期庄子的“物化”“得意忘言”等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观点也有很大的影响,对刘勰的艺术形象创造标准“隐秀”,唐代司空图“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意境审美理论的提出都有重要启迪。它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意境说是有奠基的作用。
我简单介绍一下老子关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主要论述,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是“道”,不是我们通过感官器官就可以辨别的,所以说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即宇宙万物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这些规律是不停的运动变化的,人不能用主观的人为的力量去改变这种自然规律,而应当无条件地顺从这种自然规律。因此,老子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崇尚自然无为,否定人的智慧与创造,主张“绝学”、“弃智”,所以老子对人为的艺术也持有否定态度。
因而,他要求的是一种完全摒弃人为而合乎天然的文艺,与“道”相合的美的境界,即“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他认为最美的声音就是没有声音,最美的形象就是没有形象。
“象”是从我们审美角度来看,对艺术创造出来的客体的创作标准,也就是文学作品的“意象”。“大象”也就是顺应宇宙万物之道,自然之道的艺术创造客体。关于“大象无形”,老子从“无”和“有”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他强调了“无”和“虚”是必须依靠“有”和“实”才能体现出来的。他说陶器中间没有空处,也就失去了器皿的作用,屋子没有中央的空间,也就不能称之为屋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境界,总是要有某种具体的“声”和“形”来暗示、引导、象征,方能使人联想和体会到的。最确切的描述是白居易《琵琶行》里的:“大弦嘈嘈如急雨……此时无声胜有声”。
从心理上,老子要求审美主体,也就是阅读和欣赏作品的人必须排除一切主客观因素的干扰,内心虚静,然后方能洞察宇宙,览知万物。主体的审美心胸只有达到“涤除玄览”的境界之后,方能使艺术创造完全合乎自然而具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之妙。
老子把理想的“大音”、“大象”看做是体现了绝弃人工、委任自然的审美特征,是一 个有无相生、虚实相成的完美境界,它含有无穷妙趣,使人体会不尽,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这实际上也就是中国古代艺术意境的主要特征。但这个思想观点只是古代文论中意境创造理论,古代文学批评的理论还有各种文学创作论,复古和反复古文学思潮,文艺与现实的关系,文体理论,文学的发展和创新的思想等,文学理论在每个朝代都有新的发展和变化,所以“大象无形”只是意境美学理论的奠基思想,只是传统艺术理论的一部分。
老子的“大象无形”是用来形容“道”的“恍兮惚兮”“寂兮廖兮”的,“道隐无形”,是一种非具象的存在。这种“似存若亡”的意象,被中国传统艺术引入并作为美学的至高境界,形成传统艺术的核心审美观。
所有的艺术形式都离不开“形”的展示,比如形体美、建筑美、曲艺美、书画美等,因为人们的审美是从有形物质产生的。但美的本质却不在于形,更深刻的美寓于无形的意象之中,也就是“神”,一切形似的艺术品,若没有内在的神韵,都只是初级的具象技法,还上升不到“艺术”的层级。艺术极致之美恰恰隐含在看不见的神韵里。
以书法为例,书学有个术语叫“锥画沙,屋漏痕”,意在追求一种深刻的审美情趣,而这种审美情趣若非长时期的临池和对“书道”的深刻领悟,并掌握了纯熟的疾、涩二法,是根本做不到的。所谓“笔断意连”“计白当黑”,这个“断”“白”就是“无”,这个“意”和“白”就是“大象”。人们评价一幅作品的优劣主要是看其章法,章法即是“有无”关系的搭配协调能力。请看怀素《自叙帖》的笔断意连之美:
怀素之所为被称为“草圣”,并非他的字的线条有多美,而是他通过汉字的笔画,构造了一种“无中生有”的无形之美、意象之美,赋予汉字以灵动的神韵之美,具备了“大象无形”的审美情趣。
无象不含意,无意不借象,是一切艺术的共同内在追求,形只是手段,意才是艺术的灵魂。书法从汉字造型之初到书法的长期成长过程中,意象始终发挥着统帅和灵魂的作用。书法的用笔、结体和章法三要素的基本法则,永远是建立在意象美的基础上的。若只求字形美,则永远达不到“大象无形”的至高境界。
顺便说一句,当今所谓的正楷,比如被称为超绝古今的某欧楷,有形无意,只能停留在“书奴”的初阶阶段。
书法只是中国艺术美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和表达方法,中国的建筑之美、舞蹈之美、曲艺之美、音乐之美等等,无不以“有”托“无”,以“无”取胜,曲艺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书画中的“计白当黑”,园林建设中的空、透、漏、瘦等的空灵之美等等,都是大象无形在具体形式上对意境之美的追求和创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玄览重要书画作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玄览重要书画作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rtongyifu.com/post/75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