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书画作品售价标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书画作品售价标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裱画怎么算价?
一般手工装裱师在没有修复、揭裱、挖镶、清洗等情况下,精装裱一幅作品的正常价格是:三才尺寸,立轴的,大概在100到200之间,镜片大概在50到150之间,尺寸越大当然越贵!
有些地摊上字画为什么***价?
地摊字画在当下的中国,越来越难见到了。在古代,许多书画家靠摆地摊糊口,如近代大画家浦华,常年在沪上摆地摊卖画,日子过得饥寒交迫。至于许多不知名民间书画艺人,摆地摊卖字画,多数过着叫花子般的生活。说到这,你就明白地摊画的价位了。其实,地摊书画家不乏藏龙卧虎,也不缺精品力作,可你见过有钱有权之人去买过吗?有一种怪现象,让人对字画一头雾水:某些声名显赫的人物,本来对书画知之甚少,甚至说是一窍不通。某日心血来潮,被人众星捧月般簇拥着,来两笔“杰作”,且现场被人高价“抢购”了,其价位是摆地摊者一生很难企及的,这该怎么说?
回头说当下芸芸众多的书画家,他们虽没去摆地摊(也没处摆),字画少有问津,偶尔有人来问,也是带着感激、乞求的口吻去积极推销。几天、十几天甚至几个月的心血真的卖出了***价!这也别怪谁,古今中外概莫例外。南宋有个姓陈的画家,画作出众,现在还能搜索到他的作品,却被活活饿死在家里。当下有人车间化制作美术作品,一天就能“画”数幅甚至数十幅画,网上***价叫卖,这算不算现代版摆地摊?你能认同吗?
顺便说几句,地摊上的字画,便宜的原因是主要销路是普通百姓人家,如果要高价没人买,普通人家欣赏只图个花花绿绿地新鲜!过年只图家里焕然一新!买回去是贴墙上当年画而不是收藏,一般这种地摊山水画,结构繁琐杂乱,山无远近,水无源头,树无四枝!很平面感!估计作画者不是业余就是不用心!但是,不要小瞧这样的东西,便宜有便宜的好处,便宜有便宜的销路!人家不做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生意,人家做的是细水常流的生意!这也许是经营的一种方式吧!
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
1.有些是类似老年大学水平书画作品,登不得大雅,画面用色花哨、艳俗,运笔设色皆不专业,构图章法离谱,审美知识缺乏,书法功底差等等。
2.还有是水平低下的赝品名人字画。
3.以及一些虽然名头听起来很大,但实际都是***大空,作品哗众取宠,求怪求异,实际多是业余水平。
最后奉劝欲购买书画者,要有美术圈内人士帮忙选购,最起码是当地美协长期从事书画者才可。
地摊上的字画为什么只卖“***价”呢?
一、名人的字画之所以值钱或受欢迎,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名气和地位。
一些文化名人非常喜欢拍卖自己的书法作品和油画作品,而某些达官权贵限于他们的身份不能拍卖字画,但却喜欢到处题词,留墨宝。文化名人和达官权贵们的书法和绘画作品,真的就那么好吗?我看未别。一旦将他们降为布衣百姓,他们的字画恐怕“***价”都不值。
二、高手在民间,但无奈地位卑微。
咱们村上曾经有一位老学究,一位饱读诗书的老学究,他的毛笔字,颜体风范十足。结构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一如老先生的为人——刚正不阿。每年一过腊月23,这位老先生便是全村最忙碌的人——为全村100多户人家写对联。年三十过后,家家户户门上贴的都是老先生的墨宝。
年初二后,一位在市文联任职的人来村里长辈家拜年,看了老先生的对联后,赞不绝口。称赞说,水平比市里一些书法家的高。他建议老先生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去参展,并说,一定可以产生轰动效应。可是,当老先生的孩子拿着父亲的毛笔字,找到这位在市文联任职的干部时,“此人”则说,想参展,需要一级一级地申报,或者先参加县书法家协会,由县书法家协会推荐后,才能参展。老先生得知情况后,一笑了之。
十年前,我们村的户数已经由原来的100多户降到了十几户,再到年关时,老先生便处于“失业状态”,在家人的鼓动下,老先生在街上摆了一张桌子,有偿写春联。带红纸来的,每幅对联收5毛钱润笔费;不带红纸的,每幅对联1块钱。
每每看到老先生在街上“贱卖颜体风范十足的毛笔字”时,我的心里便会泛起一股的酸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书画作品售价标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书画作品售价标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rtongyifu.com/post/76733.html